世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

industry_news

行业新闻

联系我们

网站首页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
必须找到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养老运作模式

发布时间:2014-07-21 11:35:22来源:http://www.ylexpo.com点击次数:

面对迅速到来的万亿级养老地产市场,不少企业希望分食。不过,要想撕开“盒子”把蛋糕吃到嘴里,必须找到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养老运作模式。

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,养老已经成为未来数十年长期存在的巨大刚性需求市场,“50后”老人将是今后20年最大的养老群体,更多人需要市场化的专业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。

面对这个迅速到来的万亿级大市场,不少房地产企业、金融机构希望分食这块巨大的养老蛋糕。不过,这个大蛋糕外面实际上还套着“盒子”,要想撕开“盒子”并把蛋糕吃到嘴里,就必须找到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养老运作模式。

目前,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发养老项目存在四大痛点。解决这四大痛处才能顺利前行。

痛点一:模糊而想当然的市场

之所以说“模糊”,是因为养老地产市场的数据化统计是缺失的。

养老地产是近几年提出来的概念,与传统的养老院并不相同。养老地产的客户囊括了55岁之后的老年人群,而养老院更多的是75岁以上高龄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。

我们经常看到的关于“床位缺口数量”、“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”等统计数字可以说是大而空泛,落实到项目具体所在的城市、区域中,老年群体的规模数量、支付力、支付意愿、需求偏好,就完全是空白,需要我们亲自做很多的调研工作,逐步摸清。

曾经的一个三线城市的养老项目就是如此,项目的产品都已确定,但是反过来还要找做这个城市的老年群体的市场调研。本来应该是调研指导定位、定位指导产品设计,但就是因为开发企业对这个城市的养老市场搞不清楚,缺乏信心,还要再补充调研。

之所以说是“想当然”的市场,是因为养老的市场蛋糕看上去很大很有前景,大家都认为自己应该可以从中分到一些东西。另外,很多企业都认为养老地产赚钱比较慢,同时企业一般都欠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能力,所以就自然地将项目定位于高端健康老人市场。

这些想法表面上看顺理成章,实际上都是企业一厢情愿的主观想法。因为健康老人的支付力实际上有上限天花板,而且支付意愿低,难以管理;老年人群对于身体逐渐衰老之后产生的医疗、康复、保健有着刚性需求,有足以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和设施,老人才愿意支付高溢价,为你的项目买单。

痛点二:无产权物业如何盈利

养老项目的收入大体可分为:地产销售收入、物业租赁收入、物业管理和养老服务收入以及衍生品开发收入等。

国内养老项目的盈利难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首先,养老项目的用地性质往往比较特殊(例如,医疗划拨用地、集体用地、公共配套设施用地、军产用地、产业用地、商业用地、旅游用地等等),这类用地的产权不能销售或者很难销售,怎么用非产权交易的方式来盈利是个思量方向。尽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变化,但是对于具体项目而言,地块性质的差异将决定项目的盈利方式,所以不能一概而论。

其次,政府为了防止开发商用养老名义圈地,基本上对于养老取地的项目都会有一个硬性的要求:首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养老配套设施入市,否则后续的土地免谈。这样一来,项目早期怎么平衡投入和产出,就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。

再次,养老项目的土地指标很少一次性到位,都是分年分批取得,这也会产生规划整体方案与实际开发之间的矛盾,开发中的盈利方式需要有策略地动态调整。

养老物业主要有六种无产权型盈利模式,目前在中国以会员制和押金制较为普遍。会员制与押金制存在本质区别:会员制销售的是丰富的服务内容,这是会员制交易模式的设计前提,而押金制仅仅是销售物业使用权;押金严格来讲不能算作收入,但是会员费用可以较为灵活地计入财务报表;押金制受限于床位数量,而会员卡可以实现超售,能够更好地实现回现;押金对应的房间或者床位是固定的,会员制可以比较灵活地安排床位或房间;会员制在经营上操作更加便捷。

痛点三:卖什么?卖给谁?谁买单?怎么卖?

养老项目的营销首先要解决的是“卖什么”的问题—到底是卖养老服务还是卖房地产?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盈利模式的设计,以及整个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,是最根本的一个问题。

之后还要解决三个营销基本问题:“卖给谁”,针对健康老人还是需要护理的老人来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;“谁买单”,老人买单还是其子女买单(双方的购买力是不同的,驱动购买决策的因素也不一样);“怎么卖”,用传统的住宅方式营销,还是用特殊或者创新方式营销。

调查发现,报纸、电视仍然是老人了解社会最重要的工具,相比较而言,专业人士的意见在客户的选择中偏低,说明老年人相信自己的判断以及亲友的口碑,而对养老专家的讲法持有部分保留态度。短信作为一种新的宣传工具,在老年人中起到的作用有限,但是在其子女身上却能充分发挥作用,起到有效的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。

传统住宅主要是依托开盘、节庆等节点制造销售结果,都是阶段式的营销,以集中式宣传和各种活动为主要营销方式。而养老项目的营销需要持续性,不停地吸引客户关注,不停地释放声音,因此,建立网站、长期发布各类信息非常必要。

此外,养老项目的宣传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能够接触到老年人的渠道,例如,学校的退休教师管理处、老干部活动中心、医院渠道,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、老年大学,针对老年人的非盈利机构等。提供实在的服务体验。

传统住宅成交依靠销售人员的“销售力”,有很多销售层面的技巧;而养老项目并不依靠销售人员成交,反而是这里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人员,可以给老人充分的信赖感和信心,服务人员越多,营销的效果越好。

痛点四:持续经营怎么办

切开养老市场蛋糕实际上还需要解决两大难题:一个是医疗资源的嫁接(医疗往往是养老项目中的核心驱动力),一个是专业养老服务的植入。

销售之后的物业运营一直都是开发商的短板和软肋,住宅地产、商业地产、写字楼、旅游地产等都有这个问题,而养老产业对运营能力要求更高、更专业。

养老服务往往跟医疗相关,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比酒店服务人员的要求还要高,这对于绝大多数开发商来说,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自己做到的,只能依靠专业的养老运营服务机构来完成,而专业的养老运营服务机构在目前还是一个相对稀缺的资源,这样的资源要识别、积累、再为己所用,需要一个过程,大部分开发企业都没有积累出这样的专业资源。

开发商“只卖房,不经营”的现状有时候也不完全是意愿问题,而是能力短板,有心无力。

 

上一篇:“中国式养老”方案有三利弊各显
下一篇:首钢大手笔进军养老产业 投资或达数十亿

客服中心